2018年已經過去瞭。但這一年中我們見證瞭許多款新的籃球實戰鞋產生。他們或應用新科技或有著獨特的創意。我呢,將在下面列出六雙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球鞋,以供大傢參考。

第六名:耐克 勒佈朗16

第一次看到詹16的時候,我覺得這分明就是詹15的翻版。

中底方面保留上一代的ZOOM Max、同時編織也較比上一代更加緊湊結實。而在詹15飽受批評的防側翻方面,這代詹16也有瞭明顯的改進,重心降低,中底面擴大。啟動方面也因此比前一代戰靴更為優秀。

作為聯盟現役第一人詹姆斯的球鞋,這雙詹16完完全全可以配的上詹姆斯的身份,對於突破黨和大體重的小夥伴可以說這雙鞋非常適合。但目前價有些太高瞭,性價比方面…

第五名:耐克 使節11

使節11

去年推出的勒佈朗支線系列的使節11可謂是流年不利。很不巧的與國產的馭帥12撞臉。而因為馭帥12發佈在前,導致這雙使節11頗有抄襲之嫌。但這雙球鞋用它遠超馭帥12的實戰性能打臉瞭很多人。

馭帥12

使節11中底方面采用耐克最經典的前後掌ZOOM進行搭配,且發售價格比同期發售的戰士12低瞭整整200元大洋(戰士12價格有些虛高)球鞋包裹方面,球面采用瞭一大塊魔術貼包裹的方式使你在變相突破的時候能充分的感受到來自球鞋的支撐。

總結下來,使節11是耐克不錯的一款支線球鞋,而且外觀也足夠靚麗。

第四名:歐文4

歐文4可以說是我在球場見過最多的一款球鞋(我自己也有一雙)作為耐克中端產品的代表作,也是現在聯盟炙手可熱的球星之一歐文的簽名鞋。

雖然現在已經推出歐文5,但是歐文4可以說是耐克公司的“親兒子”級別的球鞋。多如牛毛的配色也讓大傢應接不暇、挑花瞭眼。

歐文4多少還是保留著歐文系列硬如板磚的特點,中底方面,歐文4還是采用後掌ZOOM的配置,在鞋底方面采用分離大底,這個設計的初衷還是為瞭迎合球鞋主人歐文的打球特點—善於變相和急停,球鞋啟動方面如同三代一樣非常出色。

但說句實話,我還是更喜歡歐文3。

第三名: HD2018

耐克HD2018換回瞭zoom氣墊,而且相當軟彈,想必穿過KD9的人都知道那種軟的像踩屎般的感覺,這雙鞋又能讓你感受到瞭,而且沒有斷管風險。

不過這種軟彈對有些人來說可能不習慣,所以還是看個人選擇,我是非常喜歡這種感覺的。

第二名:阿迪達斯 Pro Bounce 2018

阿迪在2018年10月份推出瞭一款團隊球鞋—Pro Bounce 2018,但這款球鞋當時的銷量平平,如果不是喜歡研究球鞋的小夥伴甚至可能都沒有聽過這雙鞋。

但是,這雙Pro Bounce 2018可以說是完完全全出乎我的意料,是一款各方面都很均衡的籃球鞋。

首先,聽名字知科技,這雙Bounce理所應當的采用瞭阿迪今年中端鞋標配的bounce科技,這項科技阿迪今年在2018年初發售的羅斯9、利拉德簽名鞋Dame4都有運用。回到這款球鞋,出色的抗扭轉和鞋面包裹,中底形變,都使得這雙球鞋沒有明顯的缺點。

但缺點就是太普通瞭。外形普通,配色普通,當然,價格也是普普通通。

第一名:阿迪達斯 哈登2

入手一雙

阿迪達斯在哈登二代身上可謂是下足瞭功夫,中底方面毫無疑問采用阿迪的黑科技Boost技術,軟彈程度可見一斑,好多上腳的小夥伴第一個感受就是—踩屎感。

而一代頗為詬病的卡腳趾問題在第二代也得到瞭充分的解決,鞋面腳趾處不在采用較硬的皮革而是采用編織物代替,使得整體方面透氣性也更加出色。哈登二就是專門為打球而生,滿足幾乎一切人的需求。而且很醜,顯得它更註功能而非外表。

但我覺得哈登系列為什麼麼不請一個靠譜點的球鞋設計師。為什麼在二代已經非常醜的情況下,三代竟然比二代還要醜?說實話,二代的醜事影響它的銷售量的主要原因。

聲明:文章出自PIXNET-Nike男鞋推薦Blog轉載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凱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